在“十三五”渐近尾声之际,从中央到各地均在集中力量推进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我作为物测院公司科研创新部门的负责人,根据《辽宁省地矿集团“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加强科研创新,立足项目实施,聚焦技术研发,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以推进公司发展为目标,通过专家引领、实践研究、团队合作,积极探索地物化遥数据综合应用与地质勘查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科技进步。
本部门主要负责地质科技创新拓展类项目的实施和地物化遥数据融合平台中心建设及相关技术服务工作。过去5年,本部门从地质科技部分离成为科研拓展部,又更名为科研创新应用与服务公司,经历了一次次的蜕变,“物化遥数据综合应用与地质勘查技术研发中心”于2019年10月23日,被省地矿集团工会命名为“地矿集团专家创新工作室”,5年来,取得了显著业绩,大大推进了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完成创新成果16余项,拉动的相关产业经济效益已达2000余万元,获得省厅科技奖项3项,培养高级职称人才3人。
在瓦房店金刚石勘查项目中,工作室投入了大量科研工作,将小波变换技术应用到航磁资料解译中,有效提取弱异常,对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项目的实施与辽宁省第六地质大队“辽宁省职工创新工作室”协作、与辽宁省地质勘查院合作的过程中,提出并设立了“井中物探在金刚石勘查中的应用”项目,本年度即将施工。
工作室与辽宁省高分中心、东北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地质大学、北京中科院遥感所的遥感专家密切联系与沟通,2019年4月,公司中标了中国地调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委托业务《松辽平原西部黑土地卫星遥感综合调查》。该项目为本公司拓展了业务范围,开启了遥感业务的大门,由本工作室负责完成松辽平原西部10万平方千米黑土地质量卫星遥感调查,公司为此配置了高分辨率的显示器等设备,在遥感数据收集、解译、野外查证工作的基础上,分别解译了1985、2000、2017三年的土地利用类型、侵蚀沟、沙化、盐碱化,收集了气象数据、经济数据等,对工作区黑土地土壤水土流失情况、盐碱地、沙化等进行了评价和原因分析,项目成果对解决黑土地土壤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成果得到了沈阳地调中心的认可和好评。
我公司在完成辽宁省1:2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项目的基础上,对化探方法和资料开展深入研究,不仅衍生了“辽宁省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区域地球化学勘查”项目,在领导的支持和工作室充分的准备下,2020年4月,成功中标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制定出台辽宁省地方标准《辽宁省海砂鉴定标准》”项目,年度经费195万元。该项目通过在辽宁省的海岸线上取有代表性的海砂和主要的河流河滩上的河砂及陆地平原上的砂样,通过主要离子浓度的统计对比分析,最后制定一个适用于辽宁省海砂和河砂的鉴定标准,为辽宁地勘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在2015-2016年辽宁省地矿局科研项目“精准探测技术应用研究”中探索物探深部找矿方法,提出盆地传导型地热等三大典型矿种的精准探测模型,项目获辽宁省自然资源厅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该项目对沈北新区地热井的布设起到指导作用,近期,在颇家屯地区施工一眼地热井,井深2800米,水量1000t/d,水温65℃。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谋局必先谋势,谋定方能后动。未来五年,我将在集团和公司的带领下,不断完善工作室基础环境建设,推进多源数据库构建,建立信息平台,实施数据管理,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实现数据集中与共享,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接口、数据服务和地图服务,不断扩展业务范围,筹划并申立远景项目,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关注项目源的动态、同行业竞争者的发展战略、新技术方法等。同时,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与高校、研究所等紧密沟通协作、建立技术联盟,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迈向2025崭新征程”之际,我们正在制定一个详尽的五年发展规划,争取五年后,形成能够跟踪和响应省内地质行业需求的数据研发能力,形成10-15人的优秀团队,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并在地质勘查领域掌握具有一定影响的核心技术。